郭云生酒店家具廠
254蘇州銘冠歐爵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23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郭云生,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研發、生產、銷售:家具、酒店家具、床墊;銷售:家居用品、板材、五金交電、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建材、裝飾材料(不含危險化學品);室內外裝飾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等。酒泉...
查看全文全站搜索
賓館酒店家具配置在這個特定建筑圍合的空間,它不僅要滿足人們住宿、餐飲的要求,還要滿足會議、商務、娛樂、健身諸多方面的需求。它不僅是功能上的,還是精神上的,要讓客人在入住酒店的同時,經歷文化的感染和藝術的熏陶,無論商務還是度假,都有一種驚喜的體驗,而這種經歷的來源除去的裝飾處理外,就是精致的燈飾,時尚的酒店套房家具和豐富的藝術陳設了。
酒店賓館家具
一、注重酒店家具材質的選擇
一些大型的連鎖酒店會要求選購防火型材質的家具并且要求酒店家具材質要健康環保。如果打開家具后有強烈的刺鼻味道,說明甲醛含量太高,長期居住會對人的身體有害,同時也會影響酒店的體驗度和入住率。所以,在采購酒店家具時,家具品質是需要考量的重要條件。
酒店賓館家具
二、酒店家具的設計以及空間的利用
客房一般要選擇淡綠色或黃色等相對比較明亮的暖色調,這樣會增加客戶的舒適感。并且家具的設計要簡潔大方,合理利用客房的空間,不宜放置過多的家具,要考慮到家具的實用性,合理放置家具,按需定制,這樣會給客戶帶來更加輕松愉快的體驗。而且酒店家具廠家會有專業的設計團隊,可以及時出具設計方案。
一、客房用品
床上用品、客房布草、客房窗簾、保險箱、電熨斗、熨衣板、音響配套、電視轉盤、客房冰箱、電熱水壺、客房電話、衣架、衣夾、竹、木制品、鑰匙、手牌、美容鏡、垃圾桶、防滑墊、標示牌、其他客房用品。
二、清潔用品
空氣凈化劑、清潔劑、清潔工具、消毒液、擦窗機、拋光機、吹干機、疏通機。
三、餐飲用品
陶瓷餐具、鍍金(銀)器酒具、塑料制品茶具、轉盤不銹鋼制品、食品模型、玻璃器皿、酒水車、酒店臺布、酒店布草、酒店椅套、酒店窗簾、其他餐飲用品。
四、家具用品
宴會家具、餐廳家具、客房家具、房外家俬、套裝家具、沙發、梳妝臺、酒店床、酒店臺、其他酒店、家具酒店餐桌。
五、休閑設備
自動麻將機、健身器材、游藝設施、水療設備、其他娛樂設備。
六、單次用品
比如一次性牙具、梳子、香皂、拖鞋、剃須刀、淋洗用品(洗發露、沐浴露、護發素、潤膚乳)、浴帽、針線包、女賓袋等
此外還要采購總部統一的品牌標識、展臺、三招等等。品類繁瑣
“曹縣火了,666你都沒聽說過?”5月中旬,縣城最好的酒店一度爆滿,大廚休息之余,拿起手機跟朋友“炫耀”自己在曹縣上班。
酒店門口停靠著免費的公交車,坐上繞縣城一圈,會看到淡黃色的老建筑、新建的公園和許多在建的樓盤,賣牛奶的小三輪車循環放著廣告語,銀座商城、大潤發是城里較大的商場。
南湖公園邊上坐著打麻將的老頭老太太們,直到夜幕降臨,他們才散去。夜市的小攤熱鬧了起來,公園湖邊的圍欄上,有人用黑色的筆涂鴉,上面歪歪扭扭地寫著“曹縣崛起”。
問起曹縣的“崛起密碼”,當地人會建議你去北邊的莊寨鎮,那里出口的棺木占據日本市場的90%;或者到南邊的大集鎮,那是全國最大的演出服生產地,國內三分之一的漢服也來自于此。
突然爆紅后,各類媒體、游客和參觀的人涌進曹縣,各類曝光為這個小縣城帶來了近50億的流量。最火的一天,大集鎮鎮長侯正亮接待了二十多家媒體。
曹縣人也開始了新的思考,傳統產業升級,吸引更多的人才返鄉,讓曹縣“持久地火下去”。
出圈
“甭管為啥火了,先把店名改一下”
曹縣突然火了,連當地人都覺得“莫名其妙”。
“寧睡曹縣一張床,不買上海一套房。”曹縣霸屏了熱搜榜,從4月13日到5月17日,微博關于曹縣的話題閱讀量超過了5億。
5月中旬,縣里最好的酒店一度爆滿,住的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人。政府成立了專門接待媒體的小組,大集鎮鎮長侯正亮從早忙到晚,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20多家媒體。
酒店大廚休息之余,拿著手機跟朋友說:“曹縣火了,666你都沒聽說過?”自助餐的廚師正在煎牛排,抬頭問顧客,“你怎么來的曹縣?”“我是托朋友辦的通行證呀”,對方回答著,臉上笑呵呵。
大集鎮一家饅頭店老板范群英在網上賣山東大饅頭,店名就叫“范群英好著呢”。
5月19日那天,外地上大學的女兒突然跟他說:“咱曹縣火了,你知道不?”范群英不解,接著問:“俺不知道,為啥火了?”女兒回:“你甭管為啥火了,先把店名改一下”。
依照女兒的建議,范群英在網店名加上了“曹縣”二字。“轉化率還真的變高了,比如有100人瀏覽我們家網店,以前可能只有10個人會下單購買,現在變成15個了。”
網絡上還流傳著諸多曹縣的財富故事。
一家棺材店的老板為女兒尋親,要求對方本科以上學歷,英語、日語流利者更佳,并希望對方接受在曹縣生活。提及自家條件時,注明了在村里經營電商10余年,現有8家網店,日后悉數交給女兒女婿,估計嫁妝總值有700多萬元。
而在過去很多年里,曹縣一直是貧困縣。
曹縣有175萬人口,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也是勞務輸出大縣。資料顯示,2005年,曹縣輸出了20萬農村勞動力,意味著每五六百名適齡勞動力中,在家閑著的只有四五人。
作家魏新也是曹縣人。他曾提及自己拼命讀書就是為了離開,十幾年里,返鄉總覺得時空停滯:“外面的世界日新月異,每次回去,縣城還是只有那些窮街陋巷,像幾條黑膠布橫豎貼在墻上,一動不動。”
最近的十年里,曹縣的變化還是令魏新大吃一驚。從2010年到2020年,曹縣的GDP從122億漲到了463.8億,山東省內排名從108名快速提高到55名,位于菏澤市前列。
致富
棺木出口日本,廠家每年銷售額上億元
問及曹縣的致富之路,當地人多會建議你去莊寨鎮看看,這是曹縣最早被人熟知的地方。
小鎮距離縣城不過一小時車程,道路兩旁種滿了桐木。當年焦裕祿為了治沙在蘭考縣種下了大片泡桐,毗鄰的曹縣因水資源和氣候條件適宜,也是泡桐的最佳生長地。
鎮里出口的棺木占到日本市場的90%。
依照日本的殯葬習俗,遺體和棺木是一起火化的,因此需要輕便易燃的木材,當地生產的泡桐成材期短、質感比較輕盈又耐潮,使其成為制作日本棺木的首選。
田亮的父親自2000年開始由木材加工轉為棺木制造,如今已是莊寨三大棺木生產商之一。
5月中旬,嘈雜的廠房里整齊擺放著不同類型的棺材,有雕著龍鳳的木棺,也有繡著櫻花的布棺,棺木上面都留著一個塑料的“窗口”,以便親友瞻仰遺容,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工。
銷往日本的棺木分為“木棺”和“布棺”兩種,價格在幾百元到幾千元之間。制作一口日本棺木需要200多個配件,需要在工廠經過十幾道工序,主要都是由工人手工完成。
當地人也把做棺材稱為“做喜活”。而在十多年前,這還是一份令人覺得晦氣的工作。
“我們以前招工,都不敢說是做棺材的,只說是做工藝品。”蔡秀芳記得,當時工人來到廠房一看是做棺材,立馬掉頭就走,有的干了幾天覺得害怕也辭職了。有的貨車司機送過一次貨后,三天睡不著覺,再也不肯來。
蔡秀芳擁有多個棺材制造廠房。2017年,日本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世界》有一期走進了曹縣,鏡頭里的棺材廠正是蔡秀芳創辦的云龍木雕公司。
如今,蔡秀芳的廠房里有三四百名員工。
為了測試棺木底板是否牢固,工人甚至會躺進棺材里,讓其他人將棺木抬起來左右搖晃。“在我們眼里,這些棺木就是一個藝術品,沒什么好忌諱的。”一位工人這樣說。
與國內重視棺木的浮雕不同,日本棺木需要單獨雕刻后貼到棺木上,并多以雕刻龍鳳、牡丹為主,機器雕刻無法做出手工的光滑效果。
蔡秀芳從17歲開始學習木雕手藝。她第一次與棺材出口生意結緣,是在1993年,一家曹縣的棺材出口企業在找木雕藝人,蔡秀芳接下了這單生意,并親自設計圖案、做好樣品寄到日本。
客戶十分滿意,下了3000單棺材。她帶著各家親戚、徒弟等80多人一起加工,村里能騰出的房子都變成了“臨時工廠”,加班加點,最終如期完成訂單,他們也由此打開了棺木加工市場。
而對于莊寨鎮來說,棺木僅僅是當地木制產品中的一款細分產品。
作為中國最大的桐木加工生產基地,鎮里80%的農戶都在從事木材行業,當地木材加工企業600余家,還有2000多個體戶,從業人員6萬余人,涉及家具、酒盒、茶盒等諸多木制產品。
鎮里提供的數據顯示,莊寨年產值500億元,幾乎相當于一個中部地區縣城的經濟體量。全鎮年木材加工量300萬立方米,如果按一個足球場那么大的面積摞起來,和上海的金茂大廈一樣高。
除了棺木,當地木制產品也大量銷往國外。
蔡秀芳提及,當地廠商家的孩子多數會到日本留學,學習貿易相關專業。她的兒子李字雷就是在日本留學四年后,回到家鄉。“廠里每年銷售收入上億,等我退休了,接力棒還是要傳到兒子手中。”
機遇
搭上互聯網的快車,從淘寶店到淘寶鎮
曹縣的第二大產業是服裝加工,主要分布在縣城南邊的大集鎮。
大集鎮鎮長侯正亮提及,鎮里早年有商人經營影樓服飾,2015年借著電商的浪潮,當地演出服的制作銷售由此興盛。
通往大集鎮的是一條寬敞的水泥路,到了鎮口,一道紅色拱形招牌橫在道路上方,上面的金色大字在陽光下閃耀著:“中國淘寶鎮大集歡迎您”。
繡花、輔料、衣扣、鞋子、演出服……從道路兩旁的店鋪名就能看出,這里的演出服已形成完整產業鏈。5月底,很多人會從早上忙到凌晨,找貨源、接單、打包等,27家物流公司在爭分奪秒地發貨。
丁樓村的村支書任慶生,是大集鎮第一個做電商的人。
在過去的很多年里,大集鎮還是一個沒有路燈、遍地土房的“鬼村”,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任慶生當時也在北京、鄭州等地當建筑工人。2000年,他回到老家做電工,每個月工資不過130元。
妻子王愛華在丁樓村一家影樓工作。當時村里有一個老板常年在做影樓服飾,主要靠肩挑人扛,把做好的衣服運到各個城市銷售。村里的婦女則幫她做服飾加工,漸漸地都掌握了裁剪縫紉的技能,單干的人也越來越多。
2009年,王愛華偶然聽同學說起可以在網店上賣東西,她便與丈夫商量,想買一臺電腦。任慶生不同意,他曾跟朋友干過一次傳銷,錢都賠進去了,“我當時以為網店就是傳銷的另一種”。
在妻子的再三堅持下,任慶生同意了。王愛華回娘家借了1000元,東拼西湊1400元買了一臺電腦。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那個時候種一畝莊稼,一年也就只掙五六百元,全家種地收入不到2000元。
電腦買回來后,任慶生夫婦卻犯了難。面對那臺內存只有1G的臺式機,他們不懂得如何操作,也不會打字。“山東話口音重,按照發音是打不出來的”,任慶生找來了女兒一年級的課本,漢字上面標著拼音。他照著課本,一只手指慢慢地敲鍵盤,打開了電商之門。
夫妻倆的網店在2010年迎來了第一單“大生意”。
一個學校老師問他能不能做演出服,他看著對方發來的圖片,覺得“簡單,加工一下就行”。但他沒賣過演出服,也不知道價位,便報了60元的單價。最后賣了36套,凈利潤100多元。
“當時覺得演出服比影樓服裝掙錢”,任慶生在網上找了一些演出服圖片,上傳到自己的網店。只要有顧客下單,他就照著圖片制作。第一年就掙了六七千元,是種莊稼收入的三四倍。
2012年,任慶生賺了七八萬元,買了一輛面包車,成了丁樓村第一個富起來的人。
村民們也跟著做起了電商,家家戶戶門口都堆著做衣服的布料。政府的工作人員對電商不了解,只看到了消防隱患,“丁樓村也不知道在弄啥,花里胡哨的,好像挺賺錢”。
時任大集鄉鎮黨委書記的蘇永忠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個時代機遇,他成立了電子商務發展辦公室,整修道路、改造電網……
第一批富起來的村民在農田上蓋房子、建廠房,卻面臨著違法占用耕地的困境。縣里的領導來到村里視察,看到亂蓋的房子,氣得大罵:“違法占地,大集鎮發展得再好也不行!”
新建的磚房被鉤機拆掉,鎮里開始籌建淘寶產業園。產業園建在北邊,南邊丁樓村的村民并不愿意搬進去,一是不想離開創業的沃土,二是擔心產業園的前景。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去做商戶的思想工作,采取了稅收減免等措施。”侯正亮記得,當時他們先邀請了一些較大的企業入駐,才慢慢帶動了其他商戶進駐產業園,開啟了規模化生產之路。
在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淘寶百強縣名單》中,曹縣以17個淘寶鎮、151個淘寶村的數量位列全國第二,也是僅次于義烏的全國第二大淘寶村集群。
在最先富起來的丁樓村,“北上廣曹”或許不是一種調侃。據梨視頻報道,2018年“全國各地人均收入排名”中,曹縣丁樓村人均收入達到10萬元,大幅度超過了北上廣深。村里有336戶人家,有350輛車,其中不少是豪車,還有兩輛消防車。
轉型
屢次抓住風口的曹縣,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
據統計,曹縣漢服加工企業超過600家,2019年,曹縣漢服銷售額近19億元,其中13億元來自大集鎮,鎮里主要做的是平價漢服,價格普遍在100元到300元之間。
商戶主要都是從制作演出服轉變而來。去年受疫情影響,國內很多演出活動暫停,演出服市場一度停擺。曹縣的商戶們不得不另尋出路,恰逢漢服風興起,他們開始進入漢服賽道。
“我們有成熟的服裝產業鏈,轉做漢服,只需要一個導入就行。”也有商戶提及,鎮里早就有人在做漢服,后來因為受疫情影響,才有大批商戶開始搶占漢服市場。
相比演出服,漢服的規制和審美要求更高,制作工序也更加復雜。本土設計師的缺少,讓大集鎮的漢服廠商在設計上無計可施。
他們只好將設計工作外包或借用其他產品的元素,其中也會涉及山寨和質量問題,因此飽受圈內人的詬病,甚至有公司帶著律師團到曹縣打官司。
“有些商戶版權意識淡薄,看到好的設計就直接拿來用”,侯正亮說,為了增強村民的法律意識,政府工作人員開展了多次法律講座,也鼓勵企業增設法律工作室,山寨抄襲的情況在2018年后鮮有發生。
“山東人愛面子,家人覺得我這個大學生回來干淘寶,是浪費學歷。”創業之初,孟曉霞聽不懂山東話,生意做得并不那么順利。家人的反對,也讓她倍感壓力。但她不在乎,默默憋著一股勁兒,每天依舊忙著進貨、點單、出貨,“沒有成功之前,我們都不想去聲張”。
胡春青在4年前也回到大集鎮。“博士生”的身份給他的創業帶來便捷,政府給他們找來了“扶貧車間”,還在縣城設立了“博士工作室”,各項政策和補貼也略有傾斜。憑借學美術出身的優勢,孟曉霞在衣服的設計制作上有獨到的想法,帶著鄉親們 探索 這個行業的新方向。
困局
用工緊缺,“年輕孩子都想往外跑”
這次突然走紅,曹縣人收獲了流量,也開啟了新的思考。
李字雷恰巧也趕上了“風口”。
他創辦的云直播平臺在5月上線,開啟線上直播帶貨的形式。大型倉庫里,一些品牌的衣服整齊地掛在架子上,數十個主播正拿著衣服在直播。最近幾天,直播間不停有人評論“你們是曹縣的嗎”“曹縣666”等,流量也隨之增加。有的博主為了抓住機會,連續直播了27個小時。
“我希望能為國人提供有儀式感的殯葬服務”,上一次走紅,讓很多日本人知道云龍木雕,李字雷希望能抓住這次機會打開國內市場,他注冊了好幾個商標,正打算從寵物棺和國內殯儀館入手。
侯正亮初步統計了下,在諸多媒體的報道下,這次曹縣獲得曝光流量大概在50億人次。
但“北上廣曹”終究只是一句調侃。曹縣縣長梁惠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曹縣跟這些大城市是沒法比的。
和莊寨和大集這些“明星鄉鎮”相比,曹縣其他鄉鎮也有一些農產品加工銷售產業,但并未“出圈”。
曹縣境內有7條高速,距離菏澤牡丹機場車程半小時。可縣城的高鐵要到明年才能開通,從北京前往曹縣,只能坐火車到菏澤市,再換乘火車到曹縣。
縣長梁惠民曾提及,近幾年來有三千多名大學生,包括博士生、留學生,到曹縣進行創業。但這個數字還不能滿足曹縣發展的需求。
莊寨和大集同樣存在著用工緊缺的問題。任慶生說,他有4個工廠,現有一百多名工人,“現在周邊村寨都在做電商,我們招人就越發困難,只能到周邊的其他縣市去招人。”
蔡秀芳更擔心的是,做木雕的人越來越少了。“現在哪怕是免費教,很多年輕人也不愿意學。”孟曉霞有同樣的擔憂,“有返鄉回來的人員,但現在用人還是短缺,年輕孩子還是做不了,都想往外跑。”
為了吸引回鄉創業人員,當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優待政策。
比如房子以成本價銷售;農商銀行針對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有30萬、50萬、100萬不同的額度,他們不用抵押、不用擔保,可以從手機上直接申請,用于購房、創業等。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楊許麗
山東曹縣,讓北上廣深都為之一顫?
山東曹縣縣長的一番話上了熱搜,她回應了最近曹縣為什么火了。
聽不懂山東方言的我來歸納下,主要意思就兩點:
曹縣火了,一方面是某音網紅“山東菏澤曹縣牛P,666我勒寶貝”的洗腦視頻,以及“山東不能沒有曹縣,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的調侃。
另一方面是曹縣這幾年確實發展很快,甚至有點讓大家不敢相信。
曹縣到底有多牛呢?說兩個數據:
1、曹縣承包了全國70%的演出服,搶占中國三分之一的漢服市場,甚至撐起全國六一兒童節,六一就是曹縣的雙十一。
為何曹縣會和演出服、漢服聯系在一起?
可能是曹縣本來就是歷史英雄人物輩出的地方,大禹、名將吳起,還有黃巢都是曹縣人,另外曹縣還是武術和戲曲之鄉,還是關公的封地。
在曹縣,隨處可見的演出服公司,而且都是村為單位的,最早他們為影樓、戲班加工演出服,后來隨著電商和漢服興起,曹縣才開始展露頭角。
在曹縣大集鎮,有1.8萬個網店,下轄32個行政村全部都是“網店村”,承包了全國七成演出服以及三分之一的漢服生意。
馬上要六一了,六一就是曹縣的雙十一,五月份這一個月,一家淘寶店好的話一天能賣七八萬塊錢,顧客多了量多了,也可能達到十幾萬一天的銷售額。
據統計,曹縣約有漢服及上下游相關企業2000多家,原創漢服加工企業超過600家,2019年全縣漢服電商銷售額近19億元。
2、第二個更厲害了,曹縣壟斷了全國80%的棺材市場,壟斷了日本90%的棺材市場。
因為曹縣特產泡桐,這種成材期短、輕質耐潮的樹木不適合做家具,卻是制作棺木的首選。
另外,曹縣還是木藝之都,擅長木工雕花。
曹縣人甚至改變了整個棺材行業的格局,更新了生產工藝,推陳出新。
曹縣棺材產業主要集中在莊寨鎮,吸納就業30萬,企業就有2569家,還有5000多個體戶,年產值500億元,幾乎相當于一個中部地區縣城的經濟體量。
所以,整個曹縣,一個莊寨鎮加一個大集鎮,特色細分產業實現壟斷,不出幾年就發展起來了。
這就是今天我們想說的話題,中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放大到全國來看,和曹縣一樣牛逼的地方,還有很多,他們因為找準了細分市場,動不動就壟斷全球市場。
時間關系,就不細講了,來簡單羅列一下,會讓你嘆為觀止的。
1、連云港灌云縣東王集鎮,一個靠情趣內衣發家致富的特色小鎮
全國每賣出10件情趣內衣,就有6件來自王集鎮,他們已經占據全國情趣內衣市場的六成,成為了世界情趣內衣市場的霸主。
整個鎮光女工就有兩萬人,年產值30億,又一個貧困縣逆襲了。
2、河南許昌化莊:把假發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化莊是許昌假發行業的最上游,全村1000多人都做著假發的生意。當地企業基本都是家族式經營,有著鄭、化、白三大家族,宛然一副假發江湖三巨頭的模樣,上市企業瑞貝卡就是鄭家的產業。
許昌的假發生意,占到全球規模的60%-70%,非洲兄弟的最愛,甚至擁有了行業定價權。
3、湖南婁底新化縣,壟斷全國的復印打印
全國的復印產業鏈和維修技術讓新化人近乎壟斷。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價格武器+血緣宗族,價格足夠低,對外不開放。從復印設備、耗材到紙張,這個行業的各個部分,他們從內部都占有了,各個環節的價格,在新化人內部是透明的,對外人則是一個黑箱。外人根本干不過他們。
而且在此基礎上,新化人其實具備向上游突破的能力,在配件和耗材生產等上游行業,向日本等巨頭發起挑戰。
4、浙江桐廬,絕壁是一個牛×的存在
浙江桐廬控制了全國快遞行業,申通、中通、圓通、韻達、天天、百世匯通……都出自這個小城。
而且他們的老板有的還是親戚關系,浙江的產業集群發展的非常早,也非常好,快遞只是其中一個。
5、江蘇丹陽,生產了全球一半的眼鏡片
丹陽是個縣級市,人口不足百萬,可是這個小城卻生產了全球一半的眼鏡片,每年生產3億片鏡片,全球兩個戴眼鏡的人其中一人就用的是丹陽生產的鏡片。
目前丹陽從事眼鏡行業的企業由1600余家,配套商會1000余家,相關從業人員達到5萬多人,至于眼鏡行業恐怖的利潤率,估計你也聽說過,丹陽批發價16元的鏡片,市面上要賣到200元,批發價180元的鏡片,到了市場上價格要近千元。
6、江蘇南通疊石橋,占據全國50%家紡市場
疊石橋是南通的一個鎮,在這里幾乎每家每戶都從事著家紡產業鏈上相關的工作,目前產值已經突破3000億了。
7、湖南邵東,一個神奇的縣城
這個不起眼的小縣城不但包辦了全球70%的打火機,而且正在承包全國70%的中小學書包,每天有43萬個書包從湖南邵東銷往全國各地。
8、揚州市杭集鎮,人均GDP超過深圳
揚州杭集鎮,是世界上最大的酒店日用品生產基地。全球每三支牙刷,就有一支來自這里。靠著一支支小小的牙刷、牙膏,打開迪拜七星級酒店的大門,創造出比深圳還高的人均GDP。
9、蘇州虎丘婚紗,全國70%的婚紗來自這里
全國婚紗市場中,每賣出去10件,其中7件都來自于虎丘,現在虎丘的婚紗更是賣往全球。
10、江蘇泰興黃橋鎮,全國70%,全球30%的小提琴在這里生產
黃橋鎮鎮有220多家提琴生產及配套企業,3.5萬名樂器行業從業人員,年生產各類提琴75.6萬套,年產值約24億元人民幣。約占世界總量的30%,全國總量的70%,產品銷往歐美90多個國家和地區。
除了上面說的這些,其實中國縣域產業集群小鎮還有很多。
看完這些小鎮,不管是曹縣也好,還是其他縣鎮,有幾點想法:
1、一些小鎮,甚至是村莊,只要能結合自身資源和優勢,抓住細分市場,逆襲不是不可能,鄉村振興不是夢,問題是誰來帶頭,我們看到的這些成功的村鎮的特色產業,基本都是市場化自發形成,然后政府政策扶植,所以這里需要思考一下,不能拍腦袋。
2、這些這些特色產業都比較低端甚至邊緣,不管是產業屬性還是組織形式都還有點原始,相關的知識產權和環保也是問題,這些在樂觀之余也要有清醒的認識。而且他們很多是靠走量出口的,隨著外循環減少,如果不向中上游突破,才是更重要的問題。
總之,希望能有更多曹縣出現吧。
可以留言說說你老家有沒有特色產業。
就這樣。
今年上半年開通了一個新鄭機場到菏澤的專線大巴,在莊寨就有個候機服務中心,位置在永昌路北園家具廣場那里,不確定現在這兒是否還正常使用,如果正常,從這里直接可以坐大巴到新鄭機場,大概3小時左右就到
如果這里不能用的話,那就只能轉車了
從曹縣坐大巴到鄭州,一般都是到中心站,中心站附近有個鄭州大酒店,大酒店樓下就有機場大巴,大巴基本上三十分鐘一班車,直接到機場
機場24小時電話:0371-96666
你可以先打電話過去問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