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欣酒店家具圖片
167廣州永欣家具有限公司于2018年02月0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造;飛機座椅制造;塑料家具制造;體育場館觀眾座椅制造;其他家具制造;實驗室家具的生產;家具批發;家具零售;辦公設備批發;皮革及皮革制品批發;木制、塑料、皮革日用品零售;燈具、裝飾物品批...
查看全文全站搜索
實木定制家具生產工藝流程,總的來說就四個步驟:備料→木工→涂裝→包裝。
一、酒店定制實木家具備料
1、板材干燥:將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干燥過后的木材不容易出現爆裂變形的現象;
2、平衡:把干燥過后的木材放置一段時間,好讓木材恢復其平衡;
3、選料配料:木制品暗器部位有可分為外表用料和顳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種。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內部用料是指用在制品內部,如內檔、底板等。暗用料則是指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屜導軌、包鑲板等。
4、粗刨:給毛料板材定厚。
5、風剪:毛料板材修整長度。下料按所需長度加長20mm。
6、修邊: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邊。
7、配板:木料配板選材分直紋、山紋,顏色搭配一致,配板寬度按所需寬度合理放余量。選料時要把內裂、端裂、節疤、藍變、朽木部分取下。
8、布膠:在木材之間均勻布膠,膠的配比:固化劑(10—15克)、拼板膠(100克)的比,每次調膠500克左右。
9、拼板:使用拼板機將木材進行拼裝,拼板注意高低差、長短差、色差、節疤。
10、陳化:布膠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時左右,讓膠水凝固。
11、砂刨:刨去木材之間多余的膠水,使木材板面無多余膠水。
12、鋸切定寬:用單片鋸給木材定寬。
13、四面刨成型:根據需要的形狀刨出木材。
14、養生:將木材自然放置24小時左右。
二、酒店定制實木家具木工
1、寬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機加完成后進行拋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拋光砂一次砂0.1mm。
2、精切:給毛料定長,加工過程中做到無崩茬、發黑,長與寬加工誤差不超過0.2mm,1米以下對角線≤0.5mm,1米以上板片對角線應≤1mm。
3、成型:根據圖紙將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時不允許有崩茬、毛刺、跳刀和發黑現象,部件表面應光滑、平整,加工前檢查設備部件螺絲有無松動,模板是否安裝規范,刀具是否裝緊,部件尺寸誤差不超過0.2mm。
4、鉆孔:按圖紙的工藝要求鉆孔,加工過程中做到無崩口、無刺現象,孔位加工誤差不得超過0.2mm,產品要做到配套鉆孔,常試裝、勤檢查,確保產品的品質。
5、配件栓砂:砂光配件,砂光好的成品應平整、無砂痕、邊角一致。檢砂前應先了解部件的使用位置,先補土后砂光。
6、小組立:組立不用再拆開的部件,組立前應先備料,把所有要組裝部件按圖紙加工的要求檢查無誤,部件無崩口、毛刺、發黑現象,首件裝好后復尺與圖紙工藝沒有誤差的情況下開始量裝。組立過程中膠水布涂均勻,組立好的半成品,應無冒釘、漏釘現象,結合嚴密,膠水擦拭要干凈。
7、大組立:試裝部件檢查與圖紙是否誤差。與小組立區別在于大組立完成后的是成品。
8、成品檢砂:將成品進行砂光,要做到平整、無砂痕、邊角一致。
9、平衡:將部件自然放置一段時間。
10、涂裝上線檢砂:將工件的表面重新打磨一遍,特別是木材表面的毛細纖維。同時檢查白身的缺陷是否已經處理好,如:修補不良、砂光不良、開裂、變形等。
11、吹塵:將工件表面的灰塵吹干凈。
三、酒店定制實木家具涂裝
1、涂裝過程中的第一步是擦色:需先試擦,確認擦色劑是否正確適度。擦色前需將擦色劑攪拌均勻,直到沒有沉淀物為止,使用的毛刷必須先清洗干凈,擦拭的布條必須為不掉色的布條;
2、底著色:根據色板的要求選用底色,將素材間的色差通過底色進行調整。
3、頭度底漆:噴涂前需先將灰塵吹拭干凈,檢查擦色效果是否良好。頭度底漆濃度為16秒,噴涂厚度為一個十字。
4、干燥:噴涂完后待干6—8小時。
5、清砂:先填補所有碰刮傷,再用320#砂紙輕輕砂一遍,主要是將噴漆后產品上所產生的毛刺砂掉。
6、二度底漆:噴涂前先將灰塵吹拭干凈,底漆濃度為18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7、干燥:噴涂完后待干6—8小時。
8、清砂:先將有缺陷的地方填補到位,再用320#砂紙將油漆面打磨光滑、平整,漆面不能有較大的亮點。
9、三度底漆:噴涂前先將灰塵吹拭干凈,底漆濃度為16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10、干燥:噴涂完后待干6—8小時。
11、清砂:用400#砂紙將漆面打磨光滑、平整,漆面不允許有亮點存在。
12、修色:修色前必須先檢查產品是否是良品,產品上的灰塵和污染物需清理干凈。由技術人員調配好顏色,再比照色板先修一個產前樣,由現場主管確定顏色后方可作業。
13、油砂:修色后的產品須待干4—6小時,再以800#砂紙將產品表面打磨光滑。打磨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打漏,色漆打花等現象。
14、面漆:面漆前需先檢查產品是否屬于良品,產品表面是否光滑,表面灰塵和附著物須清理干凈。面漆濃渡為11—12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15、干燥:最少待干4小時,才可以送去包裝部。
四、酒店定制實木家具包裝
1、檢驗,目視:檢查產品整體顏色搭配是否一致,不能有深淺不一的現象。在自然光下觀看產品油漆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流掛,噴涂不勻,產生桔皮以及漏噴、霧白等現象。手摸:用手撫摸油漆面,檢查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顆粒存在。用手感覺油漆的質感、手感是否良好。
2、點色:對工件表面的瑕疵進行修補。
3、吹塵:將工件表面的灰塵吹干凈。
4、包裝:包裝產品。
通過各種加工設備改變原材料的形狀、尺寸或物理性質,將原材料加工成符合技術要求的產品所進行的一系列工作過程稱為工藝流程。企業創建相應的生產工藝流程優化機制,同時須掌握必要的方法和工具,才能保證整個生產工藝流程的順暢及高效。工藝流程是生產過程中的基本部分,家具生產工藝流程的構成根據加工特點或加工目的不同又分為若干工段。根據雅泰公司酒店定制家具生產實際情況,制定生產工藝流程操作指引如下:
一、實木木工生產工藝流程
1、開料
1).木材含水率,沒有干燥過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生產家具所用的木材含水率要求控制在8%-10%左右,木材經過干燥后不容易出現開裂、變形等現象。
2).備料,木制品按其部位可分為外表用料、內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種,區分木料直紋、山紋,顏色搭配一致,備料寬度按所需寬度合理放余量,選料時要把內裂、端裂、節疤、藍變、朽木部分取下。
3).斷料,毛料板材修整長度,下料按所需長度加長20mm。
4).粗刨,給毛料板材定厚,刨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邊。
5).拼板,膠的配比:固化劑(10—15克)、拼板膠(100克),每次調膠500克左右,在木材之間均勻涂膠,用拼板夾將木材進行緊固拼裝,放置4小時后待膠水凝固方可拆開拼板夾具,拼板時注意高低差、長短差、色差、節疤等。
6).鋸切定寬,用縱鋸給木材定寬。
7).壓刨,拼板后的材料需刨去木材板面無多余的膠水,根據需要的形狀用壓成型。
2、機械加工
1).銑型。用立銑、 臺式鑼機、花槽機、小鑼機等機械,通過選用不同的刀具和模具,將工件銑切出各種不同的外部形狀,以滿足外觀用裝配要求,加工后的外形和尺寸要與圖紙相符,必須保證加工精度,部件表面應光滑、平整、過渡自然、線型流暢一致,不允許有崩茬、毛刺、跳刀和發黑或明顯的波浪形加工痕跡。
2).鉆孔。按圖紙的工藝要求進行鉆孔,加工過程中做到無崩口,無毛刺,孔位加工誤差不得超過0.2mm,首件產品配套鉆孔、常試裝后才能批量加工,確保零部件的加工質量。
3).精切,給毛料定長,加工過程中做到無崩茬、發黑,長與寬的加工誤差不超過0.2mm,1米以下對角線≤0.5mm,1米以上板片對角線應≤1mm。
4).出榫。根據不同產品的要求,選用不同的刀具進行加工,將厚度一致的木料放在機器的平臺上,將好的一面作為表面,緊靠檔位板后,按下氣動開關,待夾緊木料后,向前勻速推進,至頂后拉回,松開氣動開關,取出木料,進行第二次作業,若零部件需要兩頭開榫,切完一端后放下檔位條,將切好的一端緊靠檔板和檔位條,再切另一端。作業過程中要輕拿輕放,將加工好的工件放在專用的墊板上,并分層擺放整齊。
5).開槽。檢查模具、模板表面是否有劃傷,邊角有無磕碰,按圖紙要求確定要開的槽在零部件的具體位置,清楚開槽的長度、寬度和深度,開始加工前用余料試機,以檢查槽邊、槽深、槽長是否符合圖紙尺寸,符合要求后方可批量生產,開出的槽要成直線與側與部面垂直(異形件除外),槽寬、槽深允許正公關0.2mm,槽長可適當加大公差,但不能有負公差。
6).部件砂光。機械加工完成后用砂帶機裝細砂帶進行砂光,每次進料0.1mm;砂光好的成品應平整、無砂痕、邊角一致。
二、板式木工生產工藝流程
1、貼木皮。我廠貼木皮工序由供貨應代為加工,回廠的貼皮板按照我司標準檢驗合格后入庫,生產部根據訂單要求使用的木皮種類和數量領取。
2、壓膠。
1).冷壓的壓力和時間應根據不同板材、膠水、氣候而定,一般工作壓力為4-6噸,冷天(15度以下)時間最少不低于4小時,熱天(15度以上)時間不得低于2小時。
2).白乳膠以不漏涂、不流膠為宜,壓膠后的板件膠合須牢固,不允許脫膠,鋪板板料必須與骨架相鄰兩邊對齊,上下板允許偏差≤3mm;
3).需打氣釘的部位不允許有開槽、鉆孔,釘子不許高出板面,不能有彎曲、變形、劃痕、爛木皮、污漬及多余膠液。
3、開料。
1).將板材靠緊推料器,板邊對齊,先鋸直一次板邊,鋸掉木皮5mm寬;
2).按照開料單的數量、尺寸調機開料,一次上機板料厚度不能超過8cm,開好后標明部件、名稱、數量后,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3).開出的板材毛料,兩對角線長度之差小于2mm,長寬尺寸公差為±1mm;板材凈料,兩對角線長度之差小于1mm,長寬尺寸公差為±0.5mm;
4、實木封邊。準備已經精加工好的板材和封邊木材,在板材的側邊加工出凹形榫槽,實木的側面加工出凸形榫槽,均勻涂膠后用夾具夾緊,待膠水凝固后拆除夾具,清除家具上面的膠水。也可以把將鑲邊條制成小木方榫簧,在木材和板件上加工出榫槽,通過膠黏劑將木條鑲嵌在板坯上,待膠水干燥再凝固后,再進行邊緣銑型裝飾和平面砂平處理。實木封邊需采用與板材已貼木皮相同或相近的樹種,色澤和紋理要匹配保證封邊后可以與板面渾然一體。
5、木皮封邊。根據部件尺寸的厚度進行調機,調機后先試封兩塊符合要求后才可以批量操作。覆面板和木皮結合牢固、密封,表面平整、清潔、無膠痕,不允許有崩口的現象,封出的邊角要平整,不能有爛邊、碰壞的部件,確保尺寸與形狀的精度。
6、精砂。用120#砂帶對板材表面材料進行砂磨,使板材表面平整、光滑,以提高光潔度。
四、產品涂裝工藝流程
1、擦色。擦色劑調漆員調配后先試擦,確認調配正確適度(以色板為準,適當調節)再交給生產主管。工作前先將擦色劑攪拌均勻不能有沉淀物,使用的毛刷清洗干凈,用不掉色的布擦拭。用毛刷均勻刷遍產品,不能有漏白的現象,再用布條快速地將擦色劑擦拭干凈。檢查產品是否有殘留的擦色劑沒擦干凈,是否有流掛、著色不均勻等現象。
2、手工打磨。打磨分為木磨和油磨兩個部分,組裝送來的產品先填補所有碰刮傷,再用砂紙把產品的毛刺進行打磨后噴底漆,底漆噴涂晾干后用砂紙把噴漆后產品上所產生的毛刺砂平,打磨光滑、平整,再噴底漆,反復多次完成后交面漆工序。
3、機械打磨。為提高工作效率,板式產品部件面積較大的采用機械打磨。有部分板面在木工生產前,供應商已經加工滾底油的,不需要再打磨,檢查無質量問題直接交面油工序。
4、噴底漆,噴涂前需先將灰塵吹拭干凈,檢查擦色效果和質量。頭度底漆濃度為16秒,二度底漆濃度為18秒,三度底漆濃度為16秒,厚度為一個十字。每次噴涂完成后自然晾時間為6—8小時。
5、 修色。修色前先檢查產品是否良品,產品上的灰塵和污染物需清理干凈。由調漆員調配好顏色,再比照色板先修一個產前樣,由現場主管確定顏色后方可作業。
6、油磨,修色后的產品自然晾干時間為4—6小時,再以800#砂紙將產品表面打磨光滑,打磨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打漏,色漆打花等現象。
7、面漆。面漆前需先檢查產品是否屬于良品,產品表面是否光滑,表面灰塵和附著物必須清理干凈。面漆的濃度為11—12秒,厚度為一個十字。
8、家具底漆和面漆噴涂次數因工藝和客戶要求會有所不同,具體情況按照該批次施工要求操作。開放漆、半封閉漆和全封閉漆的噴涂次數基本保持在三底兩面到五底三面之間。
五、軟包生產工藝流程
1、釘制木架。全軟包床架用夾板制作,全軟包沙發架可以用雜木釘制,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12%-18%以內,木材內不得有活蟲或白蟻存在,所選木材硬度適當,花紋和色澤無特殊要求,沙發框架釘好后用夾板覆蓋在有間隙的木方上面以防止海綿等材料受壓時內陷。床架、沙發扶手或沙發腳等需要做油漆的部件,按照該批次產品的材質、花色,由木工部門加工,打磨和油漆完成噴涂后交給軟包工序。
2、打底。釘制好的木架檢驗合格后,在沙發坐墊和靠放置用馬釘把彈簧兩端固定在沙發架上,彈簧鋼材性能不低于65Mn或70號鋼,然后在彈簧上面釘上布帶,椅類產品不用釘彈簧,用布帶釘成緊密的田字格,布帶寬50-70mm,有適當的彈性,最后在沙發底架上蒙一層底布。
3、成型。根據軟體產品不同造型制作模板,把海綿按要求尺寸或模板裁切好,用少許噴膠貼在底架上。面料(布料、皮革或真皮等)按要求尺寸或按模板裁剪后由縫紉工位進行縫制成外套靠墊等,再把縫制好的面料捫在已貼好海綿的沙發架上。
六:包裝生產工藝流程
1、檢驗。目視:檢查產品整體顏色搭配是否一致,在自然光下觀看產品油漆面是否平整,是否有流掛,噴涂不勻,產生桔皮以及漏噴、霧白等現象。手摸:用手撫摸油漆表面,檢查表面是否光滑,是否有顆粒存在。用手感覺油漆的質感、手感是否良好,對產品表面輕微的瑕疵進行修補。
2、配件。抽屜導軌安裝好,拉手拆裝件等五金配套后專門包裝成小包,保證不會破壞產品任何部位的情況下用膠帶固定在產品內側。不銹鋼大件五金可以分別包裝,在包裝箱上標注分箱數量。
3、包裝,底板、層板等部件用珍珠棉或發泡膠墊好,保證運輸途中不會松動致使產品劃花可磨壞噴漆部件。成品家具邊角容易磕碰的地方,用珍珠棉、護條、護角緾裹好再放入包裝箱內。
七、生產工藝流程圖
酒店家具定制的色彩、款式、風格等都由生產廠家確定,終端門店無法確定款式,只能在現有廠家的款式中進行選擇和組合,所以門店的設計師更多的是運用好現有款式根據消費者家庭裝修作出色彩、風格的搭配。
大部分酒店家具定制都采用兩種以上不同材料混合編制而成。藤條與木片、藤條與竹條、柚木與草編、柚木與不銹鋼,各種編制手法和精心雕刻的混合運用,令酒店家具作品變成了一件手工藝術品。色彩方面,大多以深棕色、黑色等深色系為主,令人感覺沉穩大氣。
酒店設計中需要把有限的空間充分利用且需要符合人體工學原理,使消費者使用方便。門店設計師需要掌握一些人體功能學原理,根據物品使用的頻繁程度,物品的尺度、存放方式及存放量,給消費者佳的配置方案,同時也兼顧家具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利用率、零部件的標準化,良好的視覺感受等諸多因素。
諸如,定制柜體通常采用刨花板或中密度纖維板基材,以側板設計為核心,與頂、底板構成整體結構。側板與頂、底板的結合采用偏心件加圓棒榫連接。安裝柜體的墻面可能會出現柱子和橫梁,從雅泰酒店家具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認為裝修時應該盡量利用好這些梁柱,將柜子的儲物空間得以大的利用,且不留衛生死角。
酒店家具柜體大高度通常在2400毫米,但取物高度超過2.1米就需要使用梯子,因此為了方便使用,建議好能將柜體分兩截做,上面一層放置棉被等不常用物件,下面則為經常使用的儲存空間。此外,有些業主考慮到空間的運用,要求柜子做到頂,因為正常公寓房的層高是2800mm,扣掉樓板凈尺寸2600mm左右,通常的側板高做到2400mm,就存在接板的問題,考慮到強度和穩定,應采用上下獨立柜體設計,盡量不要公用層板。
酒店春凳怎么用
酒店春凳怎么用,一般人的家庭的分布,通常都是臥室、衛生間、陽臺、客廳等,但是如果出門在外的話就只能住酒店,一般是可以在酒店看到一個凳子。那么酒店春凳怎么用?
其實啊,春凳的用處,就在這“春”上面。
關于春凳這稱呼,很多人認為是因春凳多采用椿木制作,“椿”又通“春”,所以直接叫春凳。其實這是一種毫無根據的猜測,據目前的史料來看,春凳主要的質地多為檀木、花梨木、櫸木等,而椿木制作的很是少見。所以“春凳”一名,并非源于椿木制作。
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春凳的使用,與”春“有很大的關系。
一,春凳多用于春天雅集游樂活動
在舊時,因為春天惠風和暢、百花爭妍、生機勃勃,窩了一個寒冬的人們,此時都想登山臨水,觀花修竹起來,為的是感受那份春季盎然,男性們聚集一起把酒言歡,暢談天地,這時,長寬度比較特殊的春凳就派上了用處,人們可以在上面擺放茶酒花瓶,也可以在困乏時用于歇息。而躲在深閨的女子們,這時可以搬出春凳放在門口,坐臥上面觀賞這春日景色,徜徉于融融暖日之中。
而為了借助春機,以寄予美好,人們便將眼前所見之物都取了一個“春”字,譬如將擺放東西桌子稱為“春臺”,將盛放瓜果的盤子稱為“春盤”,盤子里的瓜果則被稱為“春盛”,那助興的酒都被稱為“春酒”,而這凳子不像凳子、床不是床的家具,就成了“春凳”。
二,春凳常被用作男女恩愛的道具
在明清時期的浙東,女兒出嫁時,嫁妝中必定有紅色的春凳,而且還是一對。在嫁妝被抬到夫家時,春凳會被抬進臥室以放置被褥。這種被放在婚房的器物,很自然就有了濃烈的曖昧氣息。
而在古代的許多文學作品中,每每有男女歡好的情節,“春凳”總是適時登場。譬如在《金瓶梅詞話》中,西門慶死后,潘金蓮和女婿陳敬濟偷到了一處,在第八十二回,潘金蓮某日上樓拜佛,剛好陳敬濟常來找香料,兩人又好作一處,文中寫道:
“一面解褪衣褲,就在一張春凳上……不勝綢繆?!?/p>
至于另一本清朝長篇小說《姑妄言》,春凳與男女歡好的聯系就更密切了,譬如在第十二回楊大和水氏就是“并坐在春凳上,一遞一口的飲酒”,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在古代,“春”字除了寓意美好與生機,還與男女之情有緊密的聯系,譬如“春心”、“春情”這些詞都具有男歡女愛的意象。那么這張放在洞房婚床旁的長凳,被稱為“春凳”就很是合理了。
當然,在古代,春凳在室外也是常見的,甚至還有意想不到的用處,譬如《紅樓夢》中第三十三回,賈寶玉因為流蕩優伶、逼死母婢被賈政暴打一頓后,奄奄一息無法動彈,賈母趕來勸住,眾人待要扶著回去時,精明能干的王熙鳳卻喝住了:
“胡涂東西,也不睜開眼瞧瞧!打得這個樣兒,還要攙著走!還不快進去把那藤屜子春凳抬出來呢?!?/p>
彼時臀部被打得血肉模糊的賈寶玉,不僅無法走動,還需要趴著,而春凳長寬剛好躺下一個人,這時候剛過端午,正是酷暑時節,藤制的春凳不僅涼爽,還相對輕盈,很方便搬運,所以王熙鳳到底是當家奶奶,考慮得非常周到。
由此可見,春凳有時候也可以起到轎子的作用。
此外,因為方便搬運,春凳特別適合用于小憩、臨時休息,它一般會被放在客廳外通風的地方,譬如《姑妄言》中第十一回,因是夏夜悶熱,牛氏“大清早起來,在春凳上歪著乘涼”;而在《金瓶梅》里,第七十八回西門慶和潘金蓮在屋里纏綿時,丫頭春梅就是“在明間板壁縫兒內,倚著春凳兒”聽里面的聲音。
需要說的是,到了晚清、民國年間,春凳不再只有曖昧有關,而是可以離開深閨臥室,被搬到了外頭作為他用,譬如茅盾的《故鄉雜記》中就寫道:
河灘上有許多兵在那里洗衣服,他們利用了老百姓家里的春凳,把水淋淋的衣服在春凳上拍拍的打
春凳不再是用來睡臥乘涼,而是成為了洗衣服的墊板。
以上,就是關于春凳用處的一點見識了,總體來說,春凳這東西,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家具器物,還被人們寄予對生活的向往與追求的,同時因為特殊場合的使用,使得春凳一名具有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第一種說法
關于春凳的來源,其實主要是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和古代夫妻房事有關。古人有句俗話,叫“食色性也”,也就是說性這個東西是天生的,沒啥好避諱的,我們總是以為古人非常保守,實際上人家在生活中的研究,一點也不輸于后人??催^古代小說的人都知道,古代有一種兒童不宜,只適合夫妻之間看的圖畫叫[春]宮圖,這種圖畫可以拿給新婚夫妻,教授他們夫妻生活。
相比于我們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來說,古代還是略微保守的,對性教育方面不是非常重視,再加上男女有別,結婚前不能互相見面的因素,所以很多男女直到結婚都有可能不懂夫妻之事,這就需要老一輩人說教或者[春]宮圖的指導了。
“春凳”的一個說法就是來源于[春]宮圖,因為在小說中,[春]宮圖中,春凳的出場次數比較多,所以很多人認為春凳其實就是給夫妻行樂趣之處。古代詞匯比較含蓄,和夫妻房事相關的詞語都是用的“春”字,所以說春凳便是來源于此。
很多人奇怪了,臥室不是有床嗎?為何會專門有個這么高的凳子呢?據本文猜測,這可能是睡前放衣服的,現代家庭很可能是覺得這么高大一個凳子,放在臥室中比較占空間,所以沒有用這種家具了。不過在酒店中,還有這種“春凳”,如果在住酒店時,大床前有一個長長的方凳子,那這個凳子其實就是春凳了。
第二種說法
當然了,以上所說只是關于春凳來源的.一個說法,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說春凳原名叫做“香椿凳”,它被制造出來的目的并非是為了夫妻房事,而是做多功能家具!“春凳”之所以叫“香椿凳”,其實是因為它是用香椿樹制造而成的,香椿木有淡淡的香氣,紋理優美且能防蚊,所以受到大家的青睞。
后來由于椿凳比香椿凳的叫起來更順口,所以香椿凳就慢慢變成了椿凳。再后來,大家認為春天寓意更加美好,為圖吉利美好就將“椿凳”寫成了春凳,所以說春凳的這個叫法,其實是跟它的制造有關。
春凳雖然已經消失于我們現代生活中了,不過它在古代,可是一個多功能性大家具,很多女孩子出嫁,父母都會贈送春凳,當作女兒的陪嫁物品。在女方出嫁前,父母會選購上好的香椿木,專門為女兒打造春凳,然后在出嫁當天,在春凳上放上相應的嫁妝,再貼上一個大大的喜字,以此祝福新人,期盼新人和和美美!
而當春凳跟隨女方進入男方家中時,它的功用也是非常大!不僅可以用來放置衣服,而且還可以制作簡易的嬰兒床!由于春凳的高度和床是比較匹配的,很多家庭怕大人睡覺壓著嬰兒,于是就把春凳改成簡易的嬰兒床,這種床可以方便照看嬰兒。
除此之外,春凳加上一張椅子,也是可以搭建出一張簡易的床鋪。當妻子懷孕后,有些人怕壓著妻子和孩子,不和妻子同一張床睡覺,但是又不能離得太開,影響感情。或者當妻子生產之后,不方便和她同床睡眠,但是又要照顧她,于是便可以用春凳搭建床鋪,隨時可以照看孕婦和產婦。
除了上述作用,春凳還有一個更大的作用,那就是當作凳子搬出去使用。天氣非常好的時候,很多人都想出去享受大自然,于是便可以搬出春凳,一張春凳可以坐下好幾人,算是比較大的。如果人比較少的話,還可以直接躺在春凳上,享受春天的和美,別提有多愜意了。在紅樓夢中,其實就有大家把春凳搬出來,坐在上面享受美好天氣的描寫。
春凳在古代,可謂是一個多功能的家具了,可以做凳子,可以做床,可以放置衣服,非常實用。不過隨著生活的變化,很多老一輩的家具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西方世界傳過來的家具,頗為遺憾。
結語
春凳是古時候的一種重要家具,在多種書籍上都有記載,不過隨著社會的變遷,春凳已然消失于我們的家庭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春凳是什么東西了,只在酒店中能夠見到。實際上春凳這種家具還是比較實用的,如果家里臥室足夠大,還真的可以定制個春凳試用一下。
春凳是一種可以兩個人同時一起坐的一種凳子,據聞在古時候當自己的女兒出嫁的時候,用來作為嫁妝的家具,在上面會鋪好被褥,貼喜花。在賓館里放置春凳,包含了美好祖父的意思,希望住在賓館里面的房客能夠住得滿意住得舒適。
因為春凳中有一個“春”自,所以自然會讓人浮想聯翩,覺得應該是在一些春宮(圖)里面才出現的一種家具,含有香艷的意味。不做春凳的另一種說法是被更多人所接受的。
因為春凳是用香椿樹的木材進行制作加工的,而“椿”字和“春”字同音而且字形也是比較相像的,所以就慢慢演變成了春凳這個叫法。春凳在以前夏天的時候會被大家拿出來放在樹蔭底下坐下乘涼使用,在《紅樓夢》中也是有提及過的。
古人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將春凳搬到樹蔭底下,幾個人坐下來乘涼閑聊,在當時是人們作為休閑的一種工具,他們坐在上面吹吹風,聊聊天,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
還來隨著發展的需要,春凳制作成了能夠躺著也能夠坐著的家具,并且隨著人們的審美意識的提高,春凳漸漸做的也是比較精美的,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不同的初等甚至能夠體現不同的地位。
直到今天,春凳已經不是一件普普通通的家具了,他漸漸成為了一種工藝品,人們已經不再僅僅追求其實用性,更加注重了春凳的藝術性。
這是我們祖先經過多年傳承下來的藝術品,沉淀了我們老祖先的智慧結晶,我們可以從春凳的制作手藝中了解到當年老祖宗們為之傾注的心血,這也是我們對于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對于祖先流傳下來的東西的一種保護與傳承。